2024年我国电池行业经历了挑战与机遇,变革与突破,既有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也有此起彼伏的停产潮和退市潮......
大浪淘沙,只为更好地前行。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锂电池产业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拔寨,持续书写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进击篇章。
温故而知新。以下是锂电池产业2024年十大新闻:
01 宁德时代再投海外电池
12月10日,宁德时代正式公告,将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携手,共同出资在西班牙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将各持50%的股份,并以此为平台,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的萨拉戈萨市建设一座先进的电池工厂。
这座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将达到40.3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07亿元),设计年产能高达50GWh,旨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电池需求。整个建设周期预计将持续4年,标志着宁德时代在全球化布局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宁德时代在海外建设的第三家锂电工厂,此前,公司已在德国和匈牙利分别设立了生产基地。宁德时代不断“出海”的举动,不仅彰显了其作为全球领先电池制造商的雄厚实力,也反映了我国在2024年加速推动锂电产业链全球布局的战略趋势。
02 比亚迪发布电池新产品
11月29日,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举办了一场工程机械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三款全新产品。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自刀片电池首次发布以来已经过去了近四年的时间。然而,关于新一代刀片电池的具体信息仍然悬而未决,这让市场充满了期待。随着弗迪电池最近发布的商用车电池新产品,人们不禁猜测:第二代刀片电池的正式发布是否即将到来?
03 中创新航频获储能电池大订单
7月15日,阳光电源携手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项目容量高达7.8GWh,预计2024年内开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网运行。该项目首发配套的阳光电源PowerTitan2.0储能系统,搭载了中创新航自主研发的314Ah高性能电芯,展现了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的强大实力。
紧接着,在11月18日,阳光电源又与英国Fidra Energy签署了4.4GWh储能合作协议,助力英国打造欧洲最大的储能电站。该项目同样采用了中创新航的储能电芯。
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中创新航在动力电池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三方动力电池供应商TOP3之列,仅次于宁德时代和LG新能源(比亚迪为自产自销)。而在储能电池领域,2024年前三季度,中创新航更是强势进入TOP6,与第七名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与第三、第五名的差距也极为微小。
值得一提的是,中创新航已基本实现了2024年314Ah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的目标,并凭借单月储能电芯出货突破5GWh的佳绩,成功跻身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TOP3。
此外,中创新航在2024年还荣获了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荣登BENF及SMM 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并成功拿下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订单并实现交付。这一系列荣誉和成就,为中创新航即将到来的2025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 清陶能源百亿固态电池项目启动
11月28日,清陶能源在郫都区正式启动了其西南产业基地项目。这一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100亿元,旨在建设成都市首条半固态电池生产线,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5GWh。据清陶能源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启动的西南产业基地项目是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固态电池产业化投资。
这一事件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在2024年的一个重要进展。除了清陶能源外,多家企业也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可能会比市场预期更早实现。
05 比克电池发布新一代全极耳电池
比克电池自2019年起便确立了独特的全极耳圆柱技术路线,并在2021年初率先在国内推出了4680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开启了圆柱锂电池的全极耳时代。到了2023年,比克电池进一步将全极耳技术应用于小圆柱电池领域,通过更强劲的21700电芯提升了智能生活的体验。
2024年3月27日,比克电池发布了全新的第三代全极耳小型动力电池系列:21700-40D、21700-45D和21700-50D,这些产品兼具高功率与高容量的特点。新系列的电池采用了先进的全极耳设计,具备六大优势:高功率输出、低内阻、低温升、快速充电能力、长循环寿命以及更高的能量密度。此外,最大充电电流达到了5C,最大放电电流则提升至25C,工作温度范围也扩展至-40℃~80℃,有效解决了传统圆柱电池结构中存在的高内阻问题,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同时提高了耐用性,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比克电池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21系、26系及46系在内的全面全极耳圆柱电芯产品线,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结合新型硅基负极材料,显著增强了产品的能源效率和热稳定性。目前,该公司已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并将根据客户需求逐步增加产量。
通过持续的结构创新,比克动力致力于不断突破电芯性能极限,推动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持久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
06 德赛电池拿下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订单
7月1日,德赛电池与胜宏科技在惠州正式签署了《胜宏科技工业园区121MW/63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双方将携手共建这一规模达121兆瓦/630兆瓦时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该项目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用户侧储能设施。
作为电池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德赛电池之所以能够在储能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得益于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创新能力。据悉,德赛电池在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多家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提供服务;而在电动汽车电源管理领域,多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认证。此外,该公司还提供从前端电源管理到后端电池封装集成的一站式服务,满足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需求。
进入2024年后,德赛电池进一步加大了对储能市场的投入力度,推出了包括5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344kWh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UPS基站备用电源柜以及314Ah磷酸铁锂电芯和200Ah钠离子电芯在内的多款新产品。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也为构建更加高效、可靠的储能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能够为不同场景下的储能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服务方案。
07 电池巨头Northvolt宣布破产
11月中旬,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据了解,Northvolt的破产,一方面是自身烧钱太迅猛,另一方面是,2024年6月,宝马公司取消了给Northvolt的一笔数十亿美元的订单。不到6个月之后,Northvolt就不得不申请破产。
Northvolt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投资者,除了宝马和大众汽车,其中,大众汽车是 Northvolt 的最大投资者。Northvolt的其他主要投资者还包括高盛的资产管理部门、丹麦最大的养老基金 ATP、Baillie Gifford & Co. 基金和一些瑞典实体。
Northvolt号称“欧洲的宁德时代”,曾是欧洲“全村的希望”。其破产说明欧洲造电池的困难,当然,其腾出的市场,则对正在全球布局的中国企业有好处。
08 韩国电池厂火灾
6月24日,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电池制造企业工厂当天上午10时31分发生的火灾,造成超过20人遇难。
发生火灾的是电池制造厂ARICELL,其为亚硫酰氯锂电池制造商(亚硫酰氯锂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且是该领域的头部企业。生产锂一次电池,可自行提供电池,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包装。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2024年因锂电池而引起的各种事故发生概率相对下降,但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永远不可小视。
09 特朗普将取消电动汽车补贴
当地时间11月14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过渡团队计划取消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时可获得的7500美元税收优惠。
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取消补贴可能会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轻微影响,但会对竞争对手造成毁灭性打击,其中包括通用汽车等传统车企。
值得一提是的,这项优惠补贴是拜登总统的《通胀削减法案》(IRA) 的核心措施之一,旨在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美国对待新能源的态度,一变再变。未来这种多变的政策,仍会在美国出现。
10 欧盟将对中国电池技术“下手”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9日报道称,作为更严格的清洁能源技术贸易政策的一部分,欧盟正计划迫使中国企业将知识产权转让给欧洲企业,以换取欧盟的补贴。
报道指出,两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在即将于12月进行的一项补贴规模达10亿欧元的新能源电池开发项目招标中,欧盟将引入新的标准,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设立工厂并分享技术知识。
他们还表示,该试点可能会推广到其他欧盟补贴计划。这些要求虽然规模小得多,但却与中国自己的制度如出一辙,即迫使外国公司分享其知识产权,以换取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有分析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或将面临多方面限制。这非常考验企业的出海战略洞察力和平衡能力!